餅干粘底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餅于過于疏松,內部結合力差,此時應減少膨脹劑用量;〔2)餅干在烤爐后區降溫時間太長.餅干坯變硬,此時應注意烤爐后區與中區溫差不應太大,后區降溫時間不能太長。
餅干凹底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 餅干脹發程度不夠此時可增加膨松劑尤其是小蘇打用量 (2)餅干上針孔太少,應在餅干模具上有較多的針;(3)面團彈性太大,此時可適當增加面團改良劑用量或增加調粉時間,并添加適量淀粉(面粉的5%一10%)來稀釋面筋量。
餅干收縮變形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在面帶壓延和運送過程中面帶繃的太緊,此時,應調整面帶,在經第二和第三對軋輥時要有一定下垂度,帆布帶在運送面帶時應保持面帶呈松馳狀態;(2)面團彈性過大,可適當增加面團改良劑用量或增加調粉時間,并添加適量淀粉(面粉的5%一10%)來稀釋面筋量。 (3) 面帶始終沿同一方向壓延,引起面帶張力不勻,此時應將面帶在輥軋折疊時不斷轉換90°方向。
餅干起泡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l)烤爐前區溫度太高,尤其面火溫度太高,此時應控制烤爐溫度不可一開始就很高,面火溫度應逐漸增高;(2)面團彈性太大,烘烤時面筋擋住氣體通道不易散出,使表面起泡,此時應降低面團彈性,并用有較多針的模具;(3)膨松劑結塊未被打開.此時應注意對結塊的膨松劑粉碎后再用;(4)輥軋時面帶上撒面粉太多,應盡量避免撒粉或少撒粉。
餅干不上色
產生的原因可能是配方中含糖量太少,此時需增加轉化糖或怡糖用量。
餅干冷卻后仍發軟、不松脆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〔1〕餅干厚而爐溫太高,烘烤時間短,造成皮焦里生,內部殘留水分太多,此時應控制餅干厚度,適當調低爐溫,增加烘烤時間,使成品餅千含水量<6%;(2)烤爐中后段排煙管堵塞,排氣不暢,造成爐內溫度太大,此時應保持排汽暢通,排煙管保溫,使出口溫度不低于100℃,以免冷凝水倒流人爐內
餅干易碎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約餅干脹發過度.過于疏松,此時應減少膨松劑用量;(2)配料中淀粉和餅干屑用量太多,此時應適當減少其用量。
餅干產生裂縫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餅干出爐后由于冷卻過快.強烈的熱交換和水分揮發,使餅于內部產生附加應力而發生裂縫,一般情況下,冬天溫度低,且干燥,餅干易發生裂縫,尤其是含糖量低的餅干更為多見此時應避免冷卻過快,必要時在冷卻輸送帶上加罩,有條件可采用調溫調濕設備;(2)與面筋形成量、加水量、配方中某些原輔料的比例、烘烤溫度、餅干造形,花紋走向、粗細、曲線的交叉和圖案的布局等有關。這時針對發生裂縫的具體原因.采取改進配方,選擇爐溫、設計餅干模具等措施。
餅干無光澤、表面粗糙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餅于噴油量太小,或噴油溫度太低以致產生油霧困難,噴不勻,油不易進入餅干表面,影響餅干光澤。此時可增大噴油量.油溫控制在85℃一90℃,并在油中加人適量增光劑和辣椒紅;(2)配方中沒有淀粉或淀粉量太少,此時可加人適量淀粉,必要時在爐內前部附設蒸汽設備,加大爐內濕度使餅干坯表面能吸收更多的水分來促進淀粉糊化.以增加表面光澤;(3)調粉時間不足或過頭,應注意掌握好調粉時間;(4)面帶表面撒粉太多,應盡量不撤或少撒面粉。
餅干口感粗糙
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(1)調粉時間不足或過頭,此時應正確及時判斷調粉成熟度;(2) 配方中膨松劑用量太少或太多,應調整適量加人膨松劑;(3)配方中油、糖用量偏少,應適當增加油、糖用量并加人適量磷脂。
5.注意事項
(1)酵母用量。在面團發酵過程中,增加酵母的用量,可以促進面團發酵速度。但是,酵母用量過大時,面團中可用來提供的營養不足,則酵母的生長受到抑制,會影響面團的醒發,從而影響到蘇打餅干的疏松感。
(2)小蘇打用量。如果小蘇打加入量過多,會使餅干的堿性增強,影響口味;堿會與面粉中的色素反應,使餅干內部色澤變黃。
(3)烘烤溫度。烘烤蘇打餅干時,第1階段應當使烤爐的底火旺盛,面火溫度則相應低些。這樣可以使開始階段的餅坯表面盡可能保持柔軟,防止其迅速形成硬殼,有利于餅坯體積的脹發和二氧化碳氣體的散逸。加強底火,熱量迅速傳導到中心層,促使餅坯內因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急劇膨脹,可在短時間內將餅坯脹發起來。
如果烤爐溫度過低,即使發酵良好的餅坯亦將變成僵片;而在合理的烘烤處理下,盡管發酵并不太理想的面團也可得到較好的產品。在烘烤的中間階段,雖然水分繼續蒸發,但重要的是將脹發到最大限度的體積固定下來,獲得優良的焙烤彈性。因此,此時要求表面火勢漸增而底面火勢漸減。此階段溫度如不夠高,會使表面不能凝固定形,脹發起來的餅坯重新塌陷而使餅干密度增大,制品最終將不夠酥松。最后階段,即餅干上色階段的爐溫通常低于前面各階段,以防止餅干色澤過深。
(4)食鹽用量。食鹽對面筋有增強其彈性和堅韌性的特點,能使面團抗脹力提高,增強面團的保氣性;食鹽又是面粉中淀粉酶的活化劑,能增加淀粉的轉化率,以供給酵母充足的糖分。食鹽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抑制雜菌的作用。雖然酵母的耐鹽力比其他病原菌強得多,但過高的食鹽含量同樣會抑制其活性,使發酵作用減弱。為此,通常將配方中用鹽總量的30%在第2次調粉時加入,其余70%的食鹽則在油酥中拌入,以防用量過多對酵母產生影響。
發現當餅干經過烘焙后冷卻的過程中,其中的水氣會從餅干的中心向邊緣擴散,使餅干中心的體積縮小,而周圍的部分則因含水量增加而膨脹。這種體積上的不平均分布,會在餅干中產生向外的拉力,使餅干內部出現許多裂痕。這種情形在低脂、低糖的餅干中更為顯著。經過對干涉的圖案的數值分析,薩利姆計算出當餅干冷卻、水分含量改變的時候,產生的形變程度究竟有多大。